安全产业大会:首设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安防产业应用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安全领域新需求的扩展,安全产业的应用已不局限于工业安全、公共安全、国土安全、防灾减灾、劳动健康保障等领域,一些新型的应用领域,如教育、医疗卫生、网络、金融、能源等增长较快;民用领域如智能楼宇、智能社区、智慧城市应用开始备受关注。对于重点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改造加速推进,更带动了安全产品的进一步应用和市场需求。
网络安全产业是安全产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典型案例。近几年,数字化经营、管理及服务逐渐深入人心,而网络威胁、数据泄露、勒索病毒等问题频发,严重威胁着网络安全,促使全社会对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信息安全产业市场规模也不断提升。据预测,2019 年网络安全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1558亿美元,硬件、软件、安全服务三大市场规模将会全面提升。
首设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助力创新
与往届相比,2019年中国安全产业大会设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将知识产权保护提到安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位置,也彰显了安全产业对创新发展和知识产权的重视。


知识产权保护与安全产业创新,密不可分
安全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是相互促进的,特别是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和物联网、区块链的兴起,知识产权更成为安全产业的重要创新保障。
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有力推动安全产业创新发展,特别是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面。
智慧城市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不同,它不是依靠资源、人口优势,而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治理模式变革。这其中,创新发展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进行科技创新,需要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越完善、越有效,科技创新的成果就会越多,对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支持就会越有力。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在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下才能实现盈利,进而为进一步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充足资金,并激励更多的人才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去,逐步实现科技创新活动同知识产权保护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安全产业发展能够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
安全产业的创新,有利于科技创新活动获得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有利于创新成果得到更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安全产业的发展还能为科技创新成果提供广阔的应用平台,扩展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功能,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