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视点|牛市来了?华泰教你利用专利信息识别优质股票
7月的深圳街头,热到爆炸,同样爆炸的,还有我们大A股。
最忙碌的周一上午,开着例会看着表,突然好多微信群都炸锅了,几乎每个人都在晒股票收益,看得人心里直痒痒,恨不得马上请假去开户。沪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齐齐大涨,其中沪指久违站上3300点大关,上涨5.71%,创下五年来单日最大涨幅,深成指与创业板分别上涨4.09%和2.72%,两市市值盘中突破10万亿美元。
伴随着市场的火爆,开户人数也急剧增加,中信证券7月日均开户数环比增长约30%,国泰君安6月线上开户环比上升三成以上。上半年来看,海通证券今年上半年开户数同比增长超过40%,长江证券上半年开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无论是月度环比涨幅还是上半年的同比变化来看,开户数据都有大增之势,新增开户主力为90后,涨势喜人。
路透社援引《中国证券报》刊登的评论员文章称,受益于经济基本面向好趋势未变、资本市场深改加速释放制度红利、增量资金持续涌入等诸多利好因素,A股有必要、有条件、有基础迈步“健康牛”。
一句话:牛市又来了!
近年来,无论是对于拟上市企业还是已上市企业,知识产权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我们能否从上市企业的创新活动和知识产权动态中对企业的股票市值进行分析预测呢?
其实,早在20年前,就有人对此进行了跟踪分析。
美国CHI研究所曾于1999年通过若干专利指标,对几百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和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SDAQ)进行交易的企业,进行股票选择分析。其比较了通过专利方法筛选出的和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选出的前25家企业,自1989年开始对其进行等额投资(1000美元),并记录了这25家企业在10年内的股票年回报,由此发现:通过专利方法选出的企业比S&P500选出的企业表现更加出色。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
发现了新的炒股方法,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2016年《财经界:学术版》杂志刊载了一篇名为《专利数量对企业利润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文章,文章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用Eviews9.0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实证结果认为:一个企业的专利数量平均每增加一个,营业利润平均增加0.01亿元;不同的医药公司存在个体效应。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年7月31日发布的《专利统计简报》,对A股上市公司创新效益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显示:A股上市公司创新较为活跃,创新成果显著促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具体体现为:
❶ A 股上市公司创新较为活跃,2017 年,A 股上市公司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为 11.4 万件,同比增长 27.0%,增速高于国内平均水平;
❷ 主板上市公司发明专利申请增速领跑A股市场,2017 年,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分别为 8.5 万件、1.8万件和 1.1 万件,占比分别为 74.6%、15.8%和 9.6%,同比增速分别为29.0%、27.5%和 12.6%,主板上市公司拉动整个 A 股市场创新发展;
❸ 创业板上市公司更加重视专利布局,截至 2017 年底,创业板上市公司有效发明专利量为 2.1 万件,同比增长 35.4%,九成以上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同比增速和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企业占比均居 A 股各分类板块首位,自主创新能力突出;
❹ 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发明创造最为突出,2017 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为 8.8 万件,位居各行业首位,占比 77.2%, 同比增长 30.0%,增速高于 A 股市场整体水平;
❺ A 股上市公司创新活动有力促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2017年,有效发明专利量高于 A 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是其他公司均值的 39 倍,A 股上市公司有效发明专利量每增加 1%,带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0.2%,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专利产出显著促进 A 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加。
2020年3月,证监会发布了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发明专利数量纳入到了科创属性评价中。而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过程中,因为知识产权纠纷导致上市失败或受阻的案例频发,也迫使拟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更加注重知识产权。
2020年6月,深交所正式发布,创业板将进行注册制改革,改革完成后,其股票发行规则将与科创板类似。
而这两个新设版块,集中的将会是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通常,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公司无论是生产发展,还是在市场竞争上都要比那些依赖陈旧技术的公司更容易获得成功。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虽然还不足以与企业的盈利能力、股票走势直接挂钩,但是也可以给投资者和股民提供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去对上市公司股票进行评价。
而在企业IPO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知识产权核查点,包括知识产权资产独立性,知识产权对于持续盈利能力的支持,知识产权纠纷,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等,华夏泰和团队有长期的研究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目前也正在辅导部分拟上市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欢迎广大企业前来沟通,也欢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
最忙碌的周一上午,开着例会看着表,突然好多微信群都炸锅了,几乎每个人都在晒股票收益,看得人心里直痒痒,恨不得马上请假去开户。沪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齐齐大涨,其中沪指久违站上3300点大关,上涨5.71%,创下五年来单日最大涨幅,深成指与创业板分别上涨4.09%和2.72%,两市市值盘中突破10万亿美元。


一句话:牛市又来了!
近年来,无论是对于拟上市企业还是已上市企业,知识产权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我们能否从上市企业的创新活动和知识产权动态中对企业的股票市值进行分析预测呢?
其实,早在20年前,就有人对此进行了跟踪分析。
美国CHI研究所曾于1999年通过若干专利指标,对几百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和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SDAQ)进行交易的企业,进行股票选择分析。其比较了通过专利方法筛选出的和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选出的前25家企业,自1989年开始对其进行等额投资(1000美元),并记录了这25家企业在10年内的股票年回报,由此发现:通过专利方法选出的企业比S&P500选出的企业表现更加出色。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

2016年《财经界:学术版》杂志刊载了一篇名为《专利数量对企业利润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文章,文章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用Eviews9.0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实证结果认为:一个企业的专利数量平均每增加一个,营业利润平均增加0.01亿元;不同的医药公司存在个体效应。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年7月31日发布的《专利统计简报》,对A股上市公司创新效益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显示:A股上市公司创新较为活跃,创新成果显著促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具体体现为:
❶ A 股上市公司创新较为活跃,2017 年,A 股上市公司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为 11.4 万件,同比增长 27.0%,增速高于国内平均水平;
❷ 主板上市公司发明专利申请增速领跑A股市场,2017 年,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分别为 8.5 万件、1.8万件和 1.1 万件,占比分别为 74.6%、15.8%和 9.6%,同比增速分别为29.0%、27.5%和 12.6%,主板上市公司拉动整个 A 股市场创新发展;
❸ 创业板上市公司更加重视专利布局,截至 2017 年底,创业板上市公司有效发明专利量为 2.1 万件,同比增长 35.4%,九成以上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同比增速和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企业占比均居 A 股各分类板块首位,自主创新能力突出;
❹ 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发明创造最为突出,2017 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为 8.8 万件,位居各行业首位,占比 77.2%, 同比增长 30.0%,增速高于 A 股市场整体水平;
❺ A 股上市公司创新活动有力促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2017年,有效发明专利量高于 A 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是其他公司均值的 39 倍,A 股上市公司有效发明专利量每增加 1%,带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0.2%,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专利产出显著促进 A 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加。
2020年3月,证监会发布了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发明专利数量纳入到了科创属性评价中。而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过程中,因为知识产权纠纷导致上市失败或受阻的案例频发,也迫使拟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更加注重知识产权。
2020年6月,深交所正式发布,创业板将进行注册制改革,改革完成后,其股票发行规则将与科创板类似。
而这两个新设版块,集中的将会是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通常,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公司无论是生产发展,还是在市场竞争上都要比那些依赖陈旧技术的公司更容易获得成功。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虽然还不足以与企业的盈利能力、股票走势直接挂钩,但是也可以给投资者和股民提供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去对上市公司股票进行评价。
而在企业IPO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知识产权核查点,包括知识产权资产独立性,知识产权对于持续盈利能力的支持,知识产权纠纷,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等,华夏泰和团队有长期的研究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目前也正在辅导部分拟上市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欢迎广大企业前来沟通,也欢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